当前位置:首页-纹身资讯-文身常识

纹身视频 刺青资讯 文身常识 大杂烩 以文会友

纹身彰显出的艺术价值

2016-5-25 22:17  |  发布者: admin  |  浏览数:632
  如日社会,纹身被归于亚文化领域,几乎令主流世界忘记了它5000多年的历史。盖布朗利博物馆开风气之先,于2014年至2015年举办了“纹身师与纹身”大展,首次将关注点聚焦这一人体绘图的方式,试图梳理纹身的漫长历史及人类学根源,也展现当代纹身艺术的价值与国际间交流。
 
  提到纹身,最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什么?
 
  黑帮分子?畸形秀?毛利战士?还是酷炫潮人?都没错,可是你还知道吗,纹身这项乍听并不很主流的文化事实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,遍布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,而且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一股时尚潮流。去年底在法国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结束的“纹身师与纹身”大展不仅旷日持久,而且首次将关注点聚焦这一人体绘图的方式,试图梳理纹身的漫长历史及人类学根源,也展现当代纹身艺术的价值与国际间交流。
 
  2010年法国民意调查所(IFOP)曾公布一项调查,结果显示:每10个法国人中就有1人带有纹身,而这个比例在25至34岁的年龄段中要翻一倍。在美国,拥有纹身的人群在逐年递增,2012年美国哈里斯民意调查结果是25%。从上个世纪开始直到21世纪初,纹身的普及只能用狂热来形容。时尚、设计、广告以及媒体都在关注“纹身现象”,许多明星大腕也热衷于此道,甚至不少博物馆展览也已经将目光投诸这一行为。所有的这些可能都与以下事实有关:没有任何一种已知的文化不曾使用过纹身。
 
  经碳14测定,生活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冰川木乃伊奥兹,他的身上有57处纹身。《时间机器》的作者赫伯特·乔治·威尔斯(Herbert George Wells)就曾说过,“任何时期,即使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,都有人会自己在身上画上图案。”
 
  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,纹身在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时间段中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。在欧洲它曾被视为社会隔离和边缘化个体的标志,受到排挤和压制。当时间来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,欧洲的探险家们则在亚洲、大洋洲和美洲重新发现纹身,不过它们却成为了秘密的宗教部落化身、犯罪者的标记,甚至在大洋洲,纹身意味着某种声望。19世纪初,风向再变,纹身在欧洲似乎成为一种彰显自我的秘密语言和个人选择,它变成了蔑视大众、宣扬边缘化的标识,以另一种方式再次传播开来,入侵了城市的大街小巷、犯罪团伙、甚至是街头的表演艺术中。
 
  纹身伴随着边缘人群发展的隐秘状态在20世纪上半叶被完全打破,由于媒体的大肆曝光和包装,广告业和时尚圈都在从这些图像密码中汲取灵感。今天,那种唯信仰的、地域式的纹身方式正在消失——传统部落中,纹身已经失去了排他性的仪式感;城市社会和西方化的生活方式中,纹身的边缘身份也不再,它仅仅是一种普遍的人体装饰。
 
  新技术的诞生和愈加开阔的世界让纹身重新彰显出其艺术价值。随着信息交换的顺畅,纹身师之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,新的设计样式也不断涌现。现在我们能看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出名的纹身艺术家,他们引领着实在的艺术风潮,带来具有无可辩驳的美学价值的作品。
 

关注老兵微信

武汉市江汉区老兵彩绘艺术工作室

关注老兵微博

服务热线:13720349386

鄂ICP备09002209号-1 ©Copyright 2024 tattoo77.com .All Rights Reserved.